就学科而论,计量学又可分为:
(1)通用计量学——涉及计量的一切共性问题而不针对具体的被测量的计量学部分。例如,关于计量单位的一般知识(单位制的结构、计量单位的换算等)、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计量器具的基本特性等。
(2)应用计量学——涉及特定计量的计量学部分。通用计量学是泛指的,不针对具体的被测量;而应用计量学则是关于特定的具体量的计量,如长度计量、频率计量等。
(3)技术计量学——涉及计量技术,包括工艺上的计量问题的计量学部分。例如,自动测量、在线测量等。
(4)理论计量学——涉及计量理论的计量学部分。例如,关于量和计量单位的理论、测量误差理论等。
(5)品质计量学——涉及品质管理的计量学部分。例如,关于原料、材料、设备以及生产中用来检查和保证有关品质要求的计量器具、计量方法、计量结果等。
(6)法制计量学——涉及法制管理的计量学部分。例如,为了保证公众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法律、技术和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对计量单位、计量器具、计量方法和计量准确度(或不确定度)以及专业人员的技能等所进行的强制管理。
(7)经济计量学——涉及计量的经济效益的计量学部分。这是近年来人们相当关注的一门边缘学科,涉及面甚广。例如,计量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经济作用和地位,计量对科技发展、生产率的增长、产品品质的提高、物质资源的节约、国民经济的管理、保健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等。
计量检测的重要性:
1)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不能肯定的程序,用以表明该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由于认识的局限性、i能力的不足,任何测量都不可能绝i对准确,都必然有误差。不确定度越小,测量结果的质量越高;反之,测量结量的质量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因此,在进行测量和使用测量结果时,必须考虑测量不确定度。严格来说,不知道不确定度的测量结果,无法相互比较,不具备使用价值,是没有意义的。
2)检定和校准证书应能提供追溯源性的给出满足了下级实验室的计量基准或检测的要求,从而满足ISO/IEO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术素质、业务素质,还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计量仪器检定/校准
1、仪器送检(由业务市场部统一受理和协调安排)
客户应在仪器设备检定周期到期十日内与我所业务市场部联系检测事宜,经协商确认后,将待检仪器送至我所收发室,填写送检协议书,办理仪器验收手续; 十五个工作日后可凭协议书到收发室或通过电话查询检测完成情况。检测完成后,客户凭协议书到收发室领取仪器和证书。
2、检定/校准周期(从委托之日起到完成检定/校准并出具证书之日止)一般为十五个工作日。
3、证书和仪器的管理
客户须在检毕后三十日内领取仪器证书,超过六个月未领取的仪器按无人认领处理。
4、对于校准有特殊要求的须填写委托书,并应有客户的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