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丈量装置的示值误差,仪器校准的目的对照计量规范。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仪器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仪器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仪器校准除评定丈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仪器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丈量过程的操作。
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规范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仪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规范器相比较大出的O.2mm数值。仪器校准计量的操作就是很需要了,其主要也就是对于那些仪器设备的一种校准计量的服务操作,这样的操作就是能够使得制品的精准度更加的高了,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是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其实施的价值也是很高。
计量是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世界各国也都把统一计量单位、保障本国量值准确可靠作为政权建设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还不是计量立法的终目的,我国计量立法的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i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计量保证;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免受不准确或不诚实测量所造成的危害;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国家的权益不受。
“计量”一词取代了在生活中使用已久的“度量衡”,使学术意味更浓厚。而“度量衡”一词则比较形象、直观,便于生活中的人们理解。
古代计量称为“度量衡”,是指对物体长度、容积和重量的测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计量涉及国计民生、建设、科学试验等各个方面,成为国家工业和质量的基础,计量、标准化与合格评定被视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有人形象地把计量比作树之根系、屋之基础。从布手知尺到遥感量天,计量伴随人类发展的脚步,反映着时代现状又促进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但这却远远超出了“度量衡”的范畴。